5月24日,由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蕪湖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科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聯合主辦,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等承辦的“ ‘眾行遠’ 第一期 走進蕪湖”暨2023年安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主題論壇在蕪湖市順利舉行。
本次大會以同“芯”聚勢謀發展,攜手“智”造創未來為主題,大會邀請了蕪湖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曹小明為大會開幕致辭。百余位來自合肥、蕪湖兩地的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各類主體平臺的合作開放,交流智能網聯行業信息,助力產業聚集、創新區域協作模式。
《安徽省“十四五”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規劃》指出,以合肥、蕪湖新能源汽車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為全省汽車產業核心發展區,探索構建跨城市的區域產業協同機制,打造 “合肥-蕪湖” 雙核聯動、相互促進的一體化創新產業鏈。“合肥、蕪湖作為安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要聚集地,這次的‘合蕪’聯動非常有意義”,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研究員、中科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院長吳仲城介紹說。同時,吳院長認為數據是汽車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為實現自動駕駛、輔助駕駛、人機交互、智能網聯等功能,智能網聯汽車需要不斷地采集環境信息、車輛工況信息及駕駛員和乘客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為車主提供個性化服務。
在汽車新四化加速到來的今天,智能網聯汽車也成了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它將重塑汽車產業的產業鏈結構、全生命周期價值和開發模式。合肥工業大學車輛工程系主任、安徽省智能汽車工程實驗室主任張炳力教授,站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角度分析了整體發展趨勢和技術方向。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應用,汽車芯片市場整體呈現增長趨勢,車規級芯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目前面臨國產率不足、供需失衡、技術“卡脖子”等諸多困境,芯片產業創新破局成為必由之路。合肥艾創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俊從模擬芯片行業發展與現狀、車規級模擬芯片的發展與現狀以及艾創微的發展方面剖析了當前國產車規級模擬芯片的布局與發展。
隨后,宏景電子、紫光展銳、大卓智能、中國移動、鼎捷軟件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優秀企業同與會嘉賓分享了各自在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駕駛、車載芯片、移動網絡等領域的經驗與成就,共同探討下一步發展方向及前景。以此次大會為契機,立足于智能網聯汽車全產業鏈,通過整合及協調各方科研力量和產業資源,實現產學研用等機構在戰略層面的有效結合,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